林業試驗所(以下稱本所)的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(以下稱本館)是台灣最重要的昆蟲典藏之一,最早的標本採集於1910年8月,迄今已超過一世紀。光復以後,本所的昆蟲專家如楊英烈、張玉珍等陸續採集,其中不乏目前已消失的種類(如大樺斑蝶、大紫斑蝶)以及珍貴的標本。早年由於經費缺乏、空間不足,致標本分散,直到1993年才集中管理。新建的昆蟲標本館於2000年落成,乃將所有標本遷入典藏環境設備達到國際水準的館內。此後逐一完成「標本條碼系統」與「資料庫管理系統」,並建立館藏標本的數位化影像。截至2019年8月為止,本館的典藏已近74萬份標本(包括18萬9千多份乾燥標本、871份已建檔浸液標本和55萬份未建檔浸液標本、270份模式標本)以及9萬4千張數位化影像,相關資訊均可由網際網路獲得,大幅提升了典藏的參考價值與服務品質。
里程碑
1910年 第一份有紀錄的標本
1992年 累積15,000份之森林昆蟲標本,規劃成立昆蟲標本館
1993年 集中散佚的標本
1994年 昆蟲標本的管理與研究正式獲得年度預算
2000年 昆蟲標本館落成啟用,所有的昆蟲標本移入新館
2002年 完成「昆蟲標本館資料庫管理系統」建構與標本條碼系統
2004年 「昆蟲標本館資料庫管理系統」完成輸入,開始運作
2005年 開始建立典藏標本的數位化影像檔案
2009年 完成5萬份館典標本的數位化影像及其後設資料
2012年 典藏超過60萬份標本